我參加完此次論壇后的最大收獲就是,堅定了參與PPP咨詢的信心。應該說,從2014年下半年起,到2015年一整年的這一輪PPP熱潮,絕大部分招標代理機構并沒能真正抓住機遇。這一段時間,整個招標代理行業都在心憂經濟新常態下招標代理業務的下降、招標代理機構如何轉型發展、如何迎接電子招投標的技術革命等。在技術儲備、團隊人員、業績經驗、入圍資格等方面,不少招標代理機構錯失了這段較好的發展機遇期。而在這段時間,此前已準備了很久的以大岳、濟邦為代表的少數專業投資咨詢公司,有力抓住了這輪PPP機遇,進一步發展壯大了自己。
但我感到,PPP的機遇期并沒有過去,仍將會持續一段時間,廣大招標代理機構切不可坐以待斃,更不可糾結在實施了PPP就有可能不需要施工總承包招標等狹隘觀念上。招標代理機構從項目前期就開始提供服務,最熟悉建設程序,有專家庫資源,懂工程造價和合同管理,并有一支能吃苦、能戰斗的隊伍,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優勢,并努力補上融資策劃、法律、財務知識結構和人員欠缺等短板,迅速投身于PPP咨詢的廣闊藍海,在PPP鏈條上找到適合自己開展業務的領域,真正把PPP當作招標代理機構向綜合性的工程咨詢單位、投資咨詢單位轉型發展的落腳點和重要機遇。
PPP事業的發展,離不開一大批咨詢單位提供策劃、管理、招投標的服務,真心希望尚在觀望中的中招協會員單位能夠抓住機遇,不斷開拓創新,爭取在該領域有所作為。